返回

明末逐鹿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战争动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能掌握一些浅显的情报。

    还有一部分暗子,仇视大明朝或朝廷的某些人,这些人之前没有办法。

    苏河给了他们另一种选择,这些人才能搞到更高级别的情报。

    军情局局长杨千鹤就是这种人的代表。

    苏河在凌云殿召集李凤鸣、文景明、王仲策、钱明义等人。

    他与众人商量,大明朝这次围剿,他们怎么应对。

    这些人都在文华殿或武英殿办公。

    他们听到苏河的命令,很快来到凌云殿。

    苏河把苏长胜获得的情报递给众人看。

    他同时说出自己的战略,询问这些人的看法。

    苏河最后总结道

    “这场战争,我们肯定要打,逃避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关键要怎么打,各位说一下你们的意见。”

    文景明简单看完资料,他提出自己的看法。

    “秦王殿下,我们的军队军人素质比大明朝的军户强很多。

    士兵的士气很足,再加上完善的奖惩制度,士兵不怕打仗。

    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家族分到的土地。

    他们也会士气高昂,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面对明军的围剿,我们绝对不能妥协。

    我们这次能否胜利,与百姓们的支持密切相关。

    我们刚打下四川,现在给农民分了土地,只要没流露出败相,这些农民都是我们的铁杆支持者。

    但他们的心思也飘忽不定,我们选择死守,大明朝就能集中优势兵力,突破某一些重城。

    兵力差距到一定程度,我们火器先进,也守不住一些城池。

    在这些农民眼中,那就是我们失败的迹象。

    他们哪怕把土地撂荒,也绝对不会在耕种下去。

    必须要主动出击,把明军挡在我们的地界之外。

    不能让刚分完田地,心理极度脆弱的农民受到影响。”

    文景明从士兵的思想和农民们的思想,这两个方向支持苏河的想法。

    李凤鸣看着地图,他开口说道

    “秦王殿下,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这次和以往不一样,选择死守那就中了大明朝的奸计。

    我的意见是南北开花守中线。

    现在的情报还不完善,等到前线的情报汇总完,我会带领参谋部拿出全面的作战部署。”

    苏河听到李凤鸣的思路,与他的有些差异。

    他准备主攻北线,李凤鸣是南北双线作战。

    “景明,你立刻让军中的祝师动员士兵,给他们灌输保卫自己土地的想法。”

    “是。”

    文景明收到苏河的命令,他敬了个军礼。

    王仲策看到苏河目光看向他,自信的说道“这两年粮食富足,工商业发展也带动了税收的增长。

    我们在册近三十万军队,凭借现在的储备,完全养得起。

    哪怕因为战争,秦王府治下税收粮食产量减半。

    只要不大量征兵,莪们也能挺过五年时间。”

    王仲策算的是极限时间,除了士兵和重体力工人,每一个百姓只能每天喝一碗稀粥。

    如果粮食产量减半,现在的存粮,足够用到五年之后。

    这种现象几乎不可能发生,现在已经试种冬小麦。

    冬小麦的产量哪怕只有正常时节小麦产量的一半,它也能补上因为战争影响,可能导致的粮食减产。

    据他所了解,冬小麦产量基本和夏小麦产量持平,只要不发生天灾,不会出现饿肚子的情况。

    钱明义最后介绍各个工厂的情况。

    “秦王殿下,只要四川秦岭不丢失,能保证工厂的主要原材料产地,把产品运到汉中和重庆。

    我们现在煤铁资源充足,工人的积极性非常高,武器和弹药的产量,不会受到影响。”

    苏河听完王仲策和钱明义的介绍。

    钱粮和武器都充足,这才是他应对明军最大的底气。

    咚咚咚。

    凌云殿外的门被敲响。

    苏河示意身边的警卫,把凌云殿的大门打开。

    苏河的秘书姜之鱼,拿着一摞纸走了进来。

    姜之鱼上个月处理完盐业公司的所有事务,返回汉中。

    “秦王殿下,这是通信塔传递过来的消息。

    前段时间经常下大雪,导致通信塔的消息比平时延缓一些。”

    姜之鱼说完,把他整理好的消息递给苏河。

    “贵州的许成名和陕西的洪承畴,现在一点也不安分。”

    苏河转身看向李凤鸣。

    “李先生,你们参谋部安排新兵营士兵入伍。

    近卫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全部晋升军级单位。

    我会让军校学生提前毕业,充当这些新部队的军官。”

第150章 战争动员(2/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